金秋9月,祖國年夜地進進了豐收的季節。在我國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成片的棗樹已結滿果實包養網,空氣中彌漫著紅棗的噴鼻甜氣味。
麥蓋提縣地處新疆東北部、塔克拉瑪干戈壁東北邊緣,因獨特的氣候條件,紅棗產業成為當地的特點產業,也是當地農戶支出的主要來源。
前些年,由于紅棗的年夜幅擴種、產量疾速晉陞,紅棗收購價格連年走低,甚至部門地區的收購價格迫近種植本錢線,對當地平易近生和經濟包養發展產生了較年夜影響包養。
麥蓋提縣種植的棗樹已結滿果實。新華社記者劉羽佳 攝
在此佈景下,“保險+期貨”的金融計劃為當地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帶來盼望。
2019年4月,紅棗期貨在鄭州商品買賣所勝利上市,為紅棗產業帶來了統一通明的質量標準和價格依據。為進一個步驟減少棗農種植風險,2020年,麥蓋提縣引進了“保包養險+期貨”,中泰期貨、申銀萬國期貨等機構連續多年在當地開展紅棗“保險+期貨”縣域覆蓋項目。
“保險+期貨”將“保險”這種人們熟習的金融東西,同“期貨”這個專業性強的價格風險治理東西相結合,應用期貨市場對價格風險進行轉移。
“保險+期貨”具體是若何向農戶供給服務的呢?
農戶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產品,確定相關品種期貨保證價格。保險公司隨后向期貨風險治理子公司購買同品種場外期權進行再保險,對沖能夠發生的賠付風險。保期內,若期貨結算價格低于保證價格,則由保險公司將差額部門賠付給農戶。
有了“保險+期貨”項目,棗農只需求繳納較少的保費,就能以和期貨公司約定的價格給紅棗“兜底”,真正實現用小投進撬動年夜保證。
據清楚,2020年麥蓋提縣開展紅棗“保險+期貨”縣域覆蓋項目以來,累計投進資金超8000萬元,為兩萬多戶棗農的25萬多畝紅棗供給價格風險保證,累計賠付超5700萬元。
麥蓋提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艾力克木·司拉音表現,實踐證明,發展“保險+期貨”是保證農戶種植效益的有用手腕,在保證農平易近支出、避免因災返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結果、助力產業發展、推動鄉村周全振興等方面發揮了主要感化,獲得了廣年夜農平易近群眾的認可和洽評。
麥蓋提縣的實踐,是“保險+期貨”賦能鄉村振興的一個樣本。
2016年中心一號文件提出,穩步擴年夜“保險+期貨”試點。試點啟動以來,這一創新金融形式開創了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新局勢,成為鄉村振興途徑上不成或缺的金融氣力。
現在,越來越多金融產品將金融“死水”注進“三農”膏壤。
本年6月,紅棗期權在鄭州商品買賣所正式掛牌買賣。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現,上市紅棗期權,能夠為紅棗“保險+期貨”試點供給場內期權對沖東西,下降風險對沖本錢,在保證果農收益的條件下減少保費收入,晉陞試點整體效益,更好服務鄉村振興。
本年8月,中國國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強金融支撐鄉村周全振興專項行動的告訴》提出,不斷優化“保險+期貨”業務形式,更好滿足農業風險治理需求。
信任隨著“保險+期貨”這一金融業務更精準、深刻地開展,鄉村產業發展將加倍興包養盛。(記者劉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