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2%到86% 塞罕壩去九宮格會議在茫茫林海續寫新的綠色奇跡_中國網

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意為“美麗的高嶺”。半個世紀前還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原沙地,三代人,60多年,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

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時強調:“我國人工林面積世界第一,這是非常偉大的成績。塞罕壩成功營造起百萬畝人工林海,創造了世界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的典型,林場建設者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機械林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稱號。希望你們珍視榮譽、繼續奮斗,在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推動綠色發展、增強碳匯能力等方面大膽探索,切實筑牢京津生態屏障。”

如今,塞罕壩機械林場正在弘揚塞罕壩精神,奮力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為全球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提供樣板。

“三代人”接力高寒沙地造林

今年4月28日,河北塞罕壩等地下起了鵝毛大雪,降雪量達到30毫米以上,氣溫驟降。不少網友直呼:“太反常了!五一將至,這里竟然大雪紛飛。”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工作人員表示,春天暴雪與塞罕壩的極寒氣候直接相關。

塞罕壩平均海拔1510米,年均積雪長達7個月,最低氣溫可至﹣43.3℃。昔日曾是水草豐沛、牲獸繁育之地,是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歷經近代的開圍放墾、不斷砍伐,這里變成了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于一體的茫茫荒原,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見樹”,曾是對它過去的真實描述。

為改變當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為減少京津地帶風沙危害創造條件。1962年,原國家林業部決定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360多名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建設者,從全國18個省份集結上壩,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高寒沙地造林。

近日,記者走進塞罕壩展覽館。六女上壩、馬蹄坑大會戰、夫妻望火樓……一張張黑白照片訴說著一個個艱苦創業的故事。第一代林場人住窩棚、喝雪水、啃干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挖坑栽樹。一棵接一棵,一坡接一坡,在荒漠上種出了茫茫林海。

1964年,塞罕壩開創國內機械栽植針葉林的先河,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塞罕壩大規模造林也由此拉開序幕。經過三代塞罕壩人的接力奮斗,林場的有林地面積,由建場初期的24萬畝,增加到115.1萬畝,成功營造起百萬畝林海,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先后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獎、聯合國防治荒漠化領域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

而這正是塞罕壩林場三代建設者艱苦創業的心血。

作為一名“林二代”,塞罕壩機械林場自然保護區管時租會議理科科長丁伯龍是塞罕壩由黃變綠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大學畢業,剛來林場時交通特別不方便,去一趟圍場縣城需要一天時間。”丁伯龍提起當年結婚時實在不方便拍結婚照合影,于是和愛人倆人用單身照拼湊了一張合影。“而且是一張黑白照片、一張彩色照片”。

“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林場職工,小時候,因為他們忙,經常顧不上給我做飯。我就在各個鄰居家找吃的,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1989年出生的“林三代”、塞罕壩森林消防大隊孫子恒向記者回憶道,那時林場條件很艱苦,也沒有上學的條件,初中畢業后就去當兵了。

林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林場,第一代務林人獻了青春獻終身,他們的子輩和孫輩大部分生于林場,長于林場,畢業后又回到林場工作。后輩像前輩一樣,扎根林區,守護綠色,接力傳遞塞罕壩精神。

“進入新時代,要讓塞罕壩的每一個山坡都綠起來!”2012年開始,塞罕壩人啟動“二次創業”,向“硬骨頭”宣戰,在山高坡陡、土壤貧瘠的石質荒山和禿丘沙地上攻堅造林。為了讓每片林地都提質增效,林場科學選擇造林樹種,完成攻堅造林10.36萬畝,全場石質山坡全部實現綠化,造林成活率達到98%。

如今,走進林場,一排排落葉松蒼勁挺拔,一片片云杉連綿成海。不僅生態環境良好,也成為珍貴的動植物物種基因庫。目前,這里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魚類32種、昆蟲660種、大型真菌179種、植物625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7種、保護植物9種。

“林三代”、林場場長于士濤向記者表示,新時代如何把這百萬畝林海守護共享空間好這個時租場地艱巨的任務已經擺在了新一代林場人面前。“我們將會加強物防、人防、技防的協調,在天空地一體化上把百萬畝;林海守護好,不辜負老一輩人的成績。”于士濤說,塞罕壩的每一個務林人,塞罕壩山里面每一棵樹、每一片林子,都體現了塞罕壩精神。新一代塞罕壩人不僅是塞罕壩精神的學習者,也是傳承者,一定會把塞罕壩精神發揚光大。

技術突破實現百萬林海成“金山”

有人說,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進步史。60年來,塞罕壩人攻克了高寒地區引種、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術難關,創造出一個個營林技術的新突破,探索出“三鍬半人工縫隙植苗法”“苗根蘸漿保水法”等技術。

1982年至2002年,在攻克了樹種選擇和高寒地區種植技術之后,塞罕壩的人工樹林健康生長,許多地方的樹木密度較大,開始進入“撫育間伐”階段,為獲得中小莖木材開展了一些必要的經營活動。百萬畝林海也帶來顯著經濟效益。近十多年,與建場之初相比,年均無霜期與年均降水量均有所增加,年大風天數減少,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數百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林場通過引進白樺、稠李、柞樹、水曲柳、五角楓等樹種,花楸、藍靛果、小檗等灌木,營造針闊混交、色彩層次豐富的異齡復層混交林,逐步使林分達到近自然狀態。2022年,塞罕壩造林方向轉為林冠下造林,并引進闊葉林,采用針葉、闊葉等混交的方式,構建多樹種、多層次、復合式的森林結構。到2040年,全場混交林面積預計新增24.4萬畝,總面積達到49萬畝,混交林占比超過40%,讓森林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更加健康。

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評估,塞罕壩每年可為灤河、遼河下游地區涵養水源、凈化淡水2.84億立方米;每年防止土壤流失量513.55萬噸;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萬噸,釋放氧氣59.84萬噸。

2018年8月,塞罕壩機械林場達成首筆造林碳匯交易,塞罕壩林業生態產品實現了市場化,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目前,塞罕壩機械林場正在深化全國森林碳匯試點林場建設,精準做好全場森林資源普查,創新體制機制,努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爭取到2026年,森林碳匯能力提家教場地高6%以上,森林濕地資產總價值由231億元提高到237億元。

“二次創業”瞄向2035年 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6%

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時強調:“塞罕壩林場建設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艱苦奮斗史。你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這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抓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靠物質,也要靠精神。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

“我們林場職工有一句口頭禪:‘吃祖宗飯,斷子孫路,不是能耐;能夠還祖宗賬,留子孫糧,那才是本事’。前輩解決了塞罕壩這片森林從無到有的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實現林場更高質量的發展。”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安長明說,塞罕壩將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更好地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生動范例的示范引領作用,奮力續寫新的綠色奇跡。

2024年是塞罕壩機械林場“二次創業”的第一年。河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6年,林場森林覆蓋率由82%提高到84%,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由2021年的135立方米/公頃增加到142立方米/公頃,森林濕地資產總價值由2021年的231億元提高到237億元。到2030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5%,森林碳匯能力較2021年提高10%以上,積極創建燕山—塞罕壩國家公園。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6%,森林濕地資產總價值達到260億元,完成燕山—塞罕壩國家公園創建,打造全球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示范區。

按照實施意見,塞罕壩機械林場將開展塞罕壩精神鑄魂、生態系統提質、生物多樣性保護、數字賦能綠色低碳經濟、創新驅動科技支撐、森林草原智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等7項工程。2024年,塞罕壩機械林場計劃完成造林0.7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82.5%。(中國經濟網 記者楊秀峰 裴小閣 董家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