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丨這場青藏高原“村超”,為什去九宮格共享么球場是歪的?_中國網

西藏昌都市洛隆縣馬利鎮

近日迎來了第七屆“迎新杯”足球賽

這是馬利鎮第七屆“迎新杯”足球賽現場(1月21日攝)

這可是馬利鎮里的大事

村民們組織起12支業余球隊

在塵土飛揚的野球場上展開了激烈比拼

可是注意看

比賽用的這個足球場

怎么有點歪呢?

這是西藏昌都市洛隆縣馬利鎮馬利村的球場(1月20日攝)

要回答這個問題

得先來看看當地的自然環境

洛隆縣位于西藏東部

平均海拔約3700米

境內地形為兩山夾一江

怒江從念青唐古拉山

和他念他翁山兩座山脈之間穿行而過

高山深谷中

一個個村落就像掛在山崖上一般

這是昌都市境內的怒江72道拐(2020年9月17日攝)

在這樣的環境中

想要找到一片適合建球場的地塊

實屬不易

那塊歪球場所在的區域在盤山公路旁

已經是大山里難得的一塊平整地面了

小樹屋利村的孩子們在“歪球場”上踢球(1月20日攝)

但是

這片區域的角落里

卻有塊巨大的石頭

沒法挪動

給球場畫邊線小樹屋的時候

怎么都沒法避開

于是

大家就商議出了一條新規則

——“球碰到這塊石頭,就算出界”

(就是圖里右下角那塊石頭↓)

因足球觸碰到大石頭被判出界,對方球員在比賽中擲邊線球(1月21日攝)

作為給對手的補償

大石頭對角線位置的球場邊線

也就要向內收縮不少

而球場的邊線

都是球員們自己用石灰粉

在土場地上畫出來的

畫著畫著

有些地方難免就對不準了

于是

一個歪歪扭扭

卻也彌足珍貴的球場

就這樣誕生了

一名球員正在用石灰粉畫邊線(1月20日攝)

野球場雖然粗糙簡陋

但熱愛足球的心卻真誠熾熱

村民們騎著摩托車

帶著酥油茶和風干肉

席地坐在場邊看球

比賽激烈時

連吃飯都覺得浪費時間

村民們席地而坐觀看比賽(1月21日攝時租會議

對他們來說

在野球場上舉辦的足球賽

就是他們自己的“世界杯”

村民們席地而坐觀看比賽(1月21日攝)

12支球隊分成ABCD四個組輪番對戰

小組賽出線之后再進行

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決賽

但也有些方面和世界杯大為不同——

一旦有人開大腳將球踢出場外

就需要跑到山溝里撿球

如果球落得太遠

還需要騎著摩托車到山下撿回來

不過

對于不能上場踢球的人來說

撿球都是件美差呢

看給這撿球小哥開心得——

“找到球啦!”

在高原的山里想踢上一時租會議次比賽

確實要克服很多外人想都想不到的困難

但只要想踢球的心夠執著

馬利鎮的村民們

就總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用“土辦法”解決“土問題”

在馬利村的足球場邊,一名村民用手機直播比賽(1月21日攝)

賽事組織者之一

馬利鎮馬利村的駐村隊隊員

嘎瑪加永燈培說

“除了場地受限

最難的事情是籌措經費

因為參賽隊員大部分是學生

交報名費還要跟家里要錢

家里不同意的話

就會打擊孩子們踢足球的積極性

所以我們一致決定不收報名費

我們向鎮里申請資金購買了獎杯、獎牌

但剩下的經費缺口

還是得要自己解決”

嘎瑪加永燈培(左一)和球員們在裝飾入場門

于是,大家各顯神通

有的在網上直播間

向一些足球博主“化緣”求支持

有的球員們憑本事掙錢

去村里文藝匯演上表演

把掙來的勞務費全都貢獻出來

作為賽事經費

球員們在馬利村的“慶元旦迎新年”文藝活動中演出(1月1日攝)

此外,賽事準備工作也很繁雜

好在球員們都可以搭把手

賽事組織者之一嘎瑪群美

在比賽前一天

就組織球員們來到球場

自己動手DI瑜伽場地Y

修理球門、規劃邊線、平整球場

用鋼管焊接而成的球門斷了,球員們就抬著球門去再次焊接↑

等待焊接的一會兒工夫,村里的孩子們也要跑來和嘎瑪群美踢兩腳↑

修好啦,嘎瑪群美帶著摩托車隊馱著球門興沖沖回村↑

給球門掛上網↑

怕球場有不平整的地方,再開著裝載機填平球場、壓實地面↑

嗯?大人們忙得不可開交,但有的小朋友怎么已經自顧自玩兒起來了?↑

這不是完美的比賽、完美的球場

但籌辦的過程對于大家來說

卻是再快樂不過的時光

而這個野球場

對于村民們來說也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

在馬利村的足球場上,孩子們在踢球(1月20日攝)

10年前

這里還是塊布滿碎石的荒地

2015年

當時還念高中的嘎瑪群美

組織起村里的孩子們

用鋤頭和鐵锨

把布滿碎石子的

一小塊路邊荒地平整出來

再插上棍子當球門

馬利村的足球場那時起有了雛形

嘎瑪群美(左)在比賽中擔任裁判員(1舞蹈教室月21日攝)

后來

嘎瑪群美

從西藏民族大學體育專業畢業后

又回到馬利鎮成為一名小學體育老師

2022年

嘎瑪群美和已經長大的“孩子們”

為了讓同樣熱愛足球的弟弟妹妹們

有更好的踢球場地

游說村里有威望的老人

號召大家一起擴建足球場

這是馬利鎮第七屆“迎新杯”足球賽現場(1月21日攝)

在嘎瑪群美小時候

村里的大人們對踢教學球還大多持反對態度

覺得是“不務正業”

但現在

家長們觀念轉變

認為體育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

也希望有塊寬闊平整的球場

供孩子們奔跑馳騁

這是馬利鎮第七屆“迎新杯”足球賽現場(1月21日攝)

于是

馬利村的爸爸們帶頭

在那片布滿亂石的荒地上

揮舞起鋤頭和鐵锨

開著拖拉機、翻斗車運送土方

擴建成現在的野球場

也因此

這個球場被孩子們親切的稱為

“爸爸修的足球場”

2022年,馬利村的爸爸們幫忙擴建球場

如今

嘎瑪群美也已結婚生子

并在比賽前揮舞起鐵锨平整球場

成為一名“修球場的爸爸”

嘎瑪群美(中)和球員們正在平整球場(1月20日攝)

他說

“家家都有孩子,也都喜歡踢球

我們現在費點力氣

就是為了能讓孩子們能有更好的條件

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目前

西藏已基本實現了縣縣都有足球場

標準足球場的建設

也在往更基層的鄉鎮拓展

僅洛隆縣就有

5人制、7人制和11人制足球場共6個

并計劃新建、改造3個鄉鎮足球場

或許不遠的將來

馬利村的孩子們

也可以在家門口的綠茵場上馳騁

記者:孫非、丁增尼達

編輯:盧羽晨、王沁鷗、田光雨